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基地奠基

来源:全景网 发布时间:2023-03-28 10:51:44

作为时下的热门赛道,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依旧高涨,储能电池紧跟其后,锂电隔膜作为产业链里的重要环节之一,头部企业也正在加码扩产扩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基地奠基

3月26日,星源材质(300568)旗下星源材质(佛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佛山南海丹灶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产业基地举行奠基仪式。

今年2月,星源材质与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

据了解,华南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拟投资建设期限分为两期,预计建设年产32亿㎡湿法隔膜、16亿㎡干法隔膜及34亿㎡涂覆隔膜。其中,自取得每期宗地之日起,6个月内开工建设、30个月内竣工、36个月内投产。

此次,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奠基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星源材质产能布局实现新的突破。后续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公司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产能持续释放 2022年业绩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星源材质持续加码国内外产能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子公司常州星源“年产36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江苏星源“超级涂覆工厂项目”陆续投产,项目总投资额110亿元,规划产能为30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配套的涂覆隔膜;2022年7月,星源材质完成定增募集资金35亿元,投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一期、二期)项目”;今年2月,星源材质公告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佛山锂电隔膜基地,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

海外市场方面,星源材质2020年在欧洲瑞典实施“瑞典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的建设,2021年到2022年星源材质陆续与 Northvolt AB、LG新能源、FREYR 签订了供货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目前,星源材质形成了以深圳总部为中心,将以深圳星源、合肥星源、常州星源、江苏星源、欧州星源、南通星源、佛山星源、东盟基地(规划中)八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深圳、日本大阪及德国等研发中心并存的全球战略布局。

景气的行业赛道

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自主开发了中国第一条干法产线,目前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LG化学、三星SDI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生产商提供隔膜产品,产品包括干法隔膜、湿法隔膜和涂覆隔膜,。

董事长陈秀峰表示,“新产能代表着隔膜行业未来5-10年最高的水平”,“从效率上来看,和第一代技术已经有着天壤之别”。

据了解,隔膜是锂电池结构中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隔开电池正、负极,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二是在充放电时为电解质离子的通过提供通道。总之,隔膜性能的好坏,对电池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给锂电池隔膜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突破了千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渗透率达到25%。根据GGII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124亿平米,同比增长59%。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根据美国锂桥联盟(Li-Bridge)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预计将激增5倍以上,锂电池需求强劲,将持续拉动锂电隔膜需求。

据中信证券测算,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池隔膜需求约539亿㎡,未来五年CAGR 达31%,国内锂电池及隔膜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享受全球增长。

隔膜行业不同于动力电池的扩产节奏,据陈秀峰介绍,“电池扩产周期偏短,隔膜的投产周期较长”。

政策也在推动锂电产业链的迭代升级。2021年,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提高了锂电产业布局门槛,以高能量密度为主,鼓励发展核心技术,淘汰污染大、能耗高、产能低的企业。

陈秀峰说,“公司的扩产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来进行,这么多年公司一直都是产能不能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扩产一直比较稳健。”近几年,下游客户扩产速度非常快,“为匹配下游需求,公司一直在提升产能规模和加快扩产速度”。。

受益于隔膜行业景气高涨和前期投入项目产能释放,星源材质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亿—7.5亿元,同比增长150.98%-165.12%,盈利水平显著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