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的交汇处,磅礴与柔情相依相融;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个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活力四射,气势恢宏。
这是位于四川省大凉山东南部的宁南县。古丝绸之路创下的民族辉煌,曾在这里投下历史光鲜。如今,宁南人用丝绸铸造中国梦,赓续五千年中华丝绸文化,一项历经40余年打造的产业,在这条古老而又崭新的南丝绸路上已然崛起,成为中国最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茧丝绸产业基地,她的名字叫南丝路集团,令人自豪的国字号大型企业。
(相关资料图)
火红的6月,我欣然走进宁南,沿着奋斗者的足迹,倾情探寻南丝路之路。
夯实路基
碧窝村,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信步进村,顺着漂亮的新居放眼眺望,一排排碧绿的桑树沿着起伏的山岗一溜远去。青翠欲滴的桑叶,如片片翠玉,在骄阳下闪着诱人的亮光。一阵山风吹过,桑林“哗啦啦”,这里回荡着历史的交响。
千年前,宁南境内的茶马古道“铃儿响叮当”,远古的记忆犹在眼前。宁南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马夫常年沿着金沙江、黑水河穿梭,在宁南停驻后,将茶叶、丝绸等货物沿着南丝路送到各地。宁南水资源丰富,每年光照时间长,栽桑养蚕条件得天独厚。1966年,蚕桑专业技术干部张友琼来到黑水河边,发动村民栽桑养蚕,当年产茧449公斤。蚕茧数量虽不多,却给这片土地播下了希望,栽桑养蚕,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兴起。
历届宁南县委政府都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富民兴县的重头戏。为激活内生动力,把万千农户栽桑养蚕的热情调动起来,宁南县国资企业南丝路集团应运而生。开业剪彩那天,时任县委领导往那一站,拉开了大嗓门:南丝路要成为当地群众致富“领头羊”、中国茧丝绸产业的“火车头”。满怀壮志,一腔热血,一届接着一届抓,一张蓝图绘到底。
“公司从1981年4月成立以来,就坚定不移地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工厂’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点燃了太多村落和村民栽桑养蚕的热情。”南丝路集团董事长林平自豪地说。
在碧窝村,见到张连云,他60岁出头,瘦高个头,黑里透红的方脸庞,眼睛不大却深邃闪光。他有一张靓丽的名片——全国劳动模范。2015年4月28日,风和日暖,张连云走出碧窝村,走进北京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激动万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片桑叶的托举,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栽桑养蚕,是张连云的梦想。黑水河畔松新镇碧窝村,是他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连绵高耸的大山,没有挡住他的视线。1985年,在县城念完高中,他回到村里,从父辈手里接过桑树园,那是2亩田土、20亩坡坡地,全都桑树成行,跃跃生长。
可是,初出校门,对张连云来说,栽桑养蚕还是一张白纸。这天,他正有些发愁,县农业局蚕茧站的科技干部和南丝路集团部门负责人找上门来,给他送来一大摞书籍资料,滔滔不绝地讲了宁南县发展桑蚕的愿景,还带他到地头和蚕房,手把手教、心贴心帮。张连云还多次参加了县农业局和南丝路公司的技术专业技术培训。他暗自欣喜:栽桑养蚕有干头、有奔头。
青春是打拼的岁月,张连云全身心投入。剪枝、松土、施肥、除虫。春踏朝露、夏顶骄阳、秋套雾罩、冬迎雪花,一年四季连轴转。他除了管好已有的桑树林,还见缝插针,在房前屋后、田埂、地角栽种桑树,并把一些外出打工户的承包地租下来。几年后,张连云成为了宁南县最大的栽桑养蚕农户。
幼蚕培育,是养蚕的关键环节,而有的养蚕户在这个环节技术和设施有限,管理不善,幼蚕死亡率较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县产业技术部门连夜召开会议,各位技术人员集思广益,探索小蚕集中共育新机制,不再把蚕卵纸直接发给各家各户,由一些文化较高、养蚕有经验、有威望的大户集中供养,南丝路集团给予补贴和扶持,待幼蚕生长期满以后,再分发给各家各户饲养。这个想法一出,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第二天,技术员带人来到碧窝村,敲响了张连云的家门。一见面,就把公司的最新想法告诉了他。张连云满口答应,连连称赞公司出了妙招,他说:“小蚕管得好,大蚕病不了。”
“原来大家想到一起去了呀!”技术员乐呵呵,拍了拍张连云的肩膀,两双大手紧紧攥在一起。
张连云养蚕多年,又得父辈赐教,称得上行家。在他看来,幼龄蚕宝宝培育分为4个年龄阶段,一龄为4天,二龄为5天,三龄为6天。这每一个阶段,管理都必须精准、精细化,叶面消毒、环境洁净,蚕房温湿度适度,定期用消毒药物对蚕床进行喷撒。幼蚕培养期满后,村里的几十个养蚕户来到张连云的小蚕共育室里,把幼蚕领回家养。蚕盒整齐排列,蚕床青绿涌动,幼蚕体健可爱,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是啊,再也不用担心啦,躯体发黄、发亮、肿大的幼蚕病一去不复返了啦!
让村民走出去。南丝路集团组织策划,并给予资金保障,让张云连带队,碧窝村养蚕户10余人奔赴云南、南充等地的桑蚕基地参观考察,一去就是9天。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桑蚕大世界,考察团一路行走,一路兴奋。
回到村里,撸起袖子加油干。张连云把原来的土墙房子全拆掉,蚕房由土墙房变砖墙房,占地200平方米的新蚕房里,9层高的蚕床架整齐排列,让人眼前一亮。
2015年,张连云和他妻子铆足劲养蚕,全家养蚕纸达到100张,年收入突破30万元。就在这一年,张连云因为养蚕功高,一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县养蚕户的标杆。
“金窝”“银窝”,不如养蚕的碧窝。2019年,碧窝村全村703户村民养蚕13903张、产茧12618担,养蚕总收入2900余万元。碧窝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也是省级文明村,连续多年获得全县蚕茧总产第一、人均产茧第一等称号,“户无余土桑满庄,遍野金叶无穷碧”,是碧窝村的真实写照。
桑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如今,碧窝村万亩蚕桑产业园区,形成了“蚕桑+旅游”“蚕桑+文化”等多种业态的发展。蚕桑高标准种植基地、桑城广场、主题博览馆、文化长廊、研学基地、电商中心等场所,成了宁南旅游的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享受农事体验、村镇休闲、旅游康养、购物娱乐,流连忘返。红红火火的蚕桑业,让碧窝村成为宁南乡村振兴好样板。
林平兴奋地说:“群众的参与热情,筑起了宁南桑蚕产业发展的基石。” 2014年,中国丝绸协会授予宁南“中国蚕桑之乡”“全国优质茧桑生产基地”称号。如今,南丝路集团拥有30万桑园,年产干茧5000多吨、生丝2000多吨。集团带动了全县13个镇、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茧丝产业。2022年,宁南蚕农养蚕32.5万张,产茧29.7万担,农户养蚕收入7.41亿元,户均收入达到2.96万元。
“冷”“热”不惊
走进宁南县委政府办公大楼,第2层大走廊上的第一间房,是南丝路集团董事长林平的办公室,距离县农业部门领导很近。国企老总和政府机关合署办公,实不多见,这可以掂量出南丝路集团在县委政府心中的分量。
室内宁静而清新,林董事长打开电脑,一行闪光的数据赫然跳入笔者眼帘:2022年,宁南“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三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整个桑蚕茧丝绸产业产值38亿元。
林平说,南丝路的辉煌,来自县委政府带领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不变的信心,我们的口号是:“冷”不砍,“热”不赶,一心一意谋发展,秉承至今,已有42年。
林平曾在新疆某部服役3年,当过班长,入了党,1994年退役后,满腔热情投入宁南桑蚕事业,恪守军人本色,牢记初心使命,他从蚕茧站技术员干到南丝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路走来,集团兴盛,林平是见证者,也是领头人。
林平沉思片刻,打开了话匣子。1980年到1995年,是宁南蚕桑的缓慢发展阶段。那时,市场经济正在逐步探索之中。它是一把“双刃剑”,就在这期间,全国乃至世界出现了桑蚕大战,有的杀得头破血流,不少桑蚕企业倒闭,被兼并重组。南丝路的桑蚕丝销售也一度跌入低谷,每斤蚕茧的价格不到20元。但是,我们人心没有乱,企业没有盲目削减。县领导现场办公,果断提出:桑园不砍,价格不减。政府部门和企业高管一起讲研究对策。大家观市场风云获得新思路,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精准对接市场,产品打进了沿海和海外市场,终于渡过了这道难关。从1995年到2010年,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宁南蚕桑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012年以后,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推进,全国的蚕桑行业也出现兴旺局面,形势喜人,南丝路进入了融合发展兴盛阶段。2017年,有人提出走出宁南,跨界扩张。
林平皱起了眉头,集团高层决策会议迅速召开。夜幕降临,公司会议室灯火通明,林平认真听取了大家发言,最后说:“市场热,我们不能头脑发热!实践表明,蚕桑生长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高,宁南最适合我们发展,大家都是见证人、亲历者。往后,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做优做强上,追求高质量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林平的话如投石激浪,引起热烈讨论,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共识很快达成。
首先,提出推动栽桑模式转型。
6月,在林平带领下,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头顶烈日、俯下身子,“唰唰”地在农作物地里拉开卷尺,测量桑树种植的行距和窝距,40多度的高温,满身的大汗,换来可喜成果。他们将土地从“单一单季产出”发展为“套种多季增效”,一套完备的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并实施,每亩产值从4000元提高到1.6万元左右,极大地促进了蚕农增产增收,大家拍手叫好!
全新的模式,农业专家称之为“6215”桑园轮作套种模式,南丝路集团独创,全国领先,省内外多个宜桑区纷纷赶赴宁南学习取经。如今,这一模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被广泛推广应用。
2015年,国家生态战略步履铿锵,“生态宁南”被提上重要位置。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林平响亮地提出大力发展生态有机桑树,提升蚕丝品质。
徐玉伦谈起这事喜笑颜开,他是宁远镇福泉村村委会主任,40多岁,敦实的身材,有些木讷的模样,内心却敏感又敞亮。中午时分,坐在村头的大树下和他聊,“呼呼”的山风送来凉爽和惬意。
他说,我们村是南丝路集团发展的桑蚕产业园区。这年春暖花开的日子,南丝路集团部门负责人走进村,把村民召集到一起,就地开展生态种桑养蚕培训。先讲好处,再讲方法,最后撂下一句:“按这条路走下去,保证大家收入翻番!”
村民都相信!说着,他还打着比方,比如我吧,以前种桑树,为了叶儿肥大,保证蚕儿吃得饱,我肯定要用化肥。打那以后,不再用了,用农家肥。为了多产农家肥,我每年多养了几头猪,把家里的沼气池充分利用起来。蚕粪,也叫蚕沙,以前随手倒在房前屋后,又臭又招苍蝇,那次听了集团公司技术人员的话,蚕沙规范堆放,用石灰消毒,用塑料布盖严实,半个月后,放进沼气池发酵,既是上等的生物肥,又避免污染土壤。
走进徐玉伦家的桑树园,满眼黄色纸板,像撒落的星星,映射着太阳的光亮。“这是南丝路公司免费送的,黄纸板上全是诱虫剂,有了这玩意儿,桑树防虫不再打农药了。”徐玉伦介绍,他家还有2盏诱捕灯,每盏40元,都是公司免费送的,“这下好了,以前打农药,天热时还常常出现蚕儿中毒,现在不会了。”
“公司管得细!”徐玉伦说,桑树主干冬季防虫,以前家家只知道刷石灰水,现在不是了,公司统一组织调配石硫合剂,按标准喷刷,这不仅能有效防止越冬虫害,还能减少春季病虫产卵繁殖危害桑叶,“我们全家人干这事都很积极,春节刚过,为了抢时间刷,我老婆、我老父老母一起上。”徐玉伦还详细介绍了南丝路公司传授的树枝修剪、促进土壤自然改善的新知识。
徐玉伦自有桑树园20亩,前些年流转土地30亩,抬头望望偌大一片绿油油的桑树园,他低头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蚕桑年收入账:2018年7万元,2019年11万元,2021年21万元,2022年28万元。算着算着,徐玉伦哈哈笑起来,笑意荡漾在细密的皱纹间。
在新松镇塘河村王坤田蚕茧站,见到了王秀华、冯永贵等养蚕人,他们都说尝到了有机养蚕的甜头,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2022年,宁南石梨、竹寿、幸福、松新、六铁6个镇全面实施了有机雄蚕饲养,有机生态蚕桑基地发展到8.4万亩,养殖蚕纸1.7张,有机雄蚕质量明显提升,单产达57公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趟出了新路子。
宁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应品说:“我们将以2023年建设国家级蚕桑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发展有机蚕养殖,打造优质茧丝绸之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挑战前沿
挑战科技前沿,是南丝路人锲而不舍的追求。
董事长林平在宁南有一个雅号,叫“桑蚕司令”,这不仅因为他军人出身,在投身南丝路建设近30年生涯中,领兵有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运筹帷幄、英勇善战,还因为他把科技前沿当做战场前沿,敢于挑战,主动出击,一次次抢占发展先机。这些年来,南丝路集团进军科技领域的举措,让同行业刮目相看。
推进智能信息化管理。他们投巨资,开发电脑收购软件,把蚕桑生产和经营纳入智能信息化管理。王坤田蚕茧站站长陈其波十分感慨,他父亲陈元年在公司技术部门工作了30多年,蚕茧收购都是走的老路子,而陈其波担任站长这几年,站里实现售茧、付款、纳税“一站式”服务,使售蚕业管理和收购模式实现现代化。
推进烘茧模式升级。与川西干燥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出循环式热风烘茧机,使鲜茧干燥由传统土灶变成自动烘茧,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大力推行茧站煤改电项目,与山东神盟科技公司合作研发,采用高分子导热板发热作为烘茧热源。
推进缫丝模式升级。对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场地实施技改扩能,实现了缫丝模式由传统立缫到自动缫丝的创新转变,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生丝品位不断提高、平均商检等级达到5A80级,最高等级的6A级生丝产量占全国产量85%以上,堪称奇迹。
变废为宝,是南丝路集团揭开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新篇章。
2021年,6月盛夏,南丝路集团办公大楼前,欢迎人群列队,掌声骤然响起,“欢迎!欢迎!”
该集团迎来一批尊贵的专家团队,他们来自四川省农科院,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科学家,分别是谭伟、张建华、王谢、张波和叶雷,他们应邀赶赴宁南,进行蚕桑产业发展和桑枝生产食用菌技术指导。董事长林平和总经理陈绍雄大步迎上去,与科学家们热情握手。
陈绍雄介绍,南丝路集团以创新思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集团有30万亩桑园,如何科学利用废弃桑枝,集团一直在奋力探索。
这次,林平和陈绍雄陪同专家们早出晚归,先后走进宁南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集团公司蚕丝生产车间进行调研,一连调研了3天,一起寻求蚕桑菌结合点及突破口。根据专家建议,集团把技术攻关迅速提上议事日程,陈绍雄组织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展开攻关。对微喷技术进行改进,挖掘桑枝活性成分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从桑枝可栽培食用菌的品种、生产模式及生产技术等与专家开展合作。
近几年,他们还借力四川大学的技术支撑,陆续推出了植物提取生产线、桑叶茶生产线、桑葚膏生产线、桑葚酒生产线、蚕丝被生产线5条生产线,建立了桑枝食用菌和桑枝有机肥的产学研实践基地。
80后出生的陈绍雄,身材魁梧,意气风发,谈起蚕桑,按赖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我投身宁南桑蚕事业,是因为感恩!”陈绍雄是宁南乡下人,爷奶辈、父母辈都是地道的栽桑养蚕人,他从小勤快又机灵,有空就帮助父母养蚕,常常把蚕宝宝捧在手心里。他坦言,没有家乡的桑蚕做后盾,就没有他的今天。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习生活费用开支,都来自蚕宝宝。上大学,他特地选择了西南农大的桑蚕专业。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进入南丝路集团,陈绍雄打定主意,要把一生都献给宁南的桑蚕事业。
陈绍雄从驻点技术员干起,住在乡镇,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窜户,马不停蹄地奔忙,指导农户栽桑养蚕,后来又被调到公司办公室,从文秘人员干到办公室主任,再升为集团副总经理。2015年,他被派到宁南县谊兴丝业担任董事长。从“一产”干到“二产”,陈绍雄守一份爱心,播一腔赤诚。2020年,被县里任命为集团新任总经理。他比林平小10岁,他从林平手里接过总经理这副重担,发誓不负重托,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陈绍雄介绍,追求高品质蚕丝,南丝路集团重心下移,从养蚕户开始抓起。
在碧窝村见到村民王作海,他1973年出生,留着小平头,个头不高,一双机灵的眼睛。陈绍雄称他是“新生代”养蚕人,说他阔步前进,搭乘的是时代的快车。王作海的养蚕进程表是最好的注释。2015年,他家有桑园地80亩,其中,自己家地60亩,流转地20亩:2018年流转地120亩,总量增加到200亩;2018年桑园总量猛增到300亩。
“步子迈得快,那是奔着做高品质丝去的。”王作海一脸的惬意。
陈绍雄接过话茬,我们经过生产实践,发现小棚养蚕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为了紧跟现代蚕业发展步伐,我们把培育规模化养蚕新型经营主体放在重要位置,设计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随后决定修建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大蚕房。方案上报县委县政府,得到大力支持。
2017年,在迎新春的鞭炮声中,标准化大蚕房破土动工。宁南标准化养蚕,在国内桑蚕行业领先一步。
王作海很自豪。他带我走进他租用的大蚕房,在智能控制台,他用手指轻轻一点,升降机“哗哗”响起,宽大整洁的一层层蚕床徐徐上升,数数一共有8层。果然是大蚕房,王作海租用的这间,面积有3000平方米,空间高度8米。
王作海很激动。他初中毕业后,从1994年就跟着父母学养蚕,全家只养了不到半张纸,收入两三百元。2003年,他索性到北京打工,可偏偏碰上非典,熬了1个月,又回到父母身边,继续养蚕。2005年,老家房屋翻新,父母年龄大了,王作海决定自己干,用新房子养蚕10张纸,年收入5000元。2011年卖了2万元,2015年卖了50万元。他一下子信心倍增,转身到外村流转土地,着手扩大养殖规模,很快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2017年,他盯上了南丝路在建的大蚕房,2018年刚建好,他就租用,一出手就租了3000平方米。而陈绍雄早就注意到王作海,看中了他养蚕的能力和潜力,租房协议签订一气呵成。
标准化、现代化养蚕,给王作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2年,他养蚕376张,数量相当于过去碧窝村的总量。2023年,养蚕500张,产值突破100万元。“蹲在碧窝村,收入上百万,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王作海黑红的脸笑得灿烂。
“高收入来源于高品质。” 陈绍雄补充道,现在宁南6A级顶级生丝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主要出口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为LV、爱马仕、阿玛尼等国际奢侈品牌投供经线用丝。南丝路集团也成为了全国第一家获得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和出口创汇第一的茧丝企业。
走进南丝路集团缫丝厂,眼前是令人振奋的场景。一眼望去,35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同步运作,这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缫丝企业。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1100余名工人正在岗位上劳作着,动作娴熟,神情专注,一丝不苟。缫丝工艺是一项传统技术,车间一线几乎都是年轻女工,平均年龄才30多岁。在缫丝厂,晏鲁作是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余昌会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窝舍是全国优秀农民工。
在陈绍雄看来,这里汇聚着勤劳和智慧,汇聚着力量和希望。作为总经理,陈绍雄常年里外奔忙,有时星夜兼程,累得身体十分疲惫,他说:“每当来到缫丝厂,看到年轻工人上班下班成群结队、喜笑颜开,自己浑身的疲劳就荡然无存了。”
“南丝路”茧丝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旗下产品“南丝路”茧丝荣获了“中国名优品牌”“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杰出绿色生态产品奖”等10多项荣誉,成为了四川茧丝绸行业中“产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牢固、发展潜力巨大”的标兵企业。
一块块熠熠闪光的金字铭牌,凝聚了南丝路国企人太多的心血、智慧与赤胆,它们概括过去,昭示将来。南丝路人,正携手万千农户,踏上新征程,奔赴新时代!